(十九大代表风采)“游牧检察官”潘志荣:法治精神草原扬
包头10月1日电 题:“游牧检察官”潘志荣:法治精神草原扬
作者 张瑾娴
30年间,他用双脚丈量1.8万平方公里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,走遍全旗77个嘎查村委会,巡访千余个公司、厂矿、牧场点,走进6000余个农牧民家庭了解民意,他亲笔书写、长达9万多字的《民情日记》记录着最为鲜活的百姓心声。
30年间,他从24岁时牧民口中的“小潘”,变成55岁时牧民心中的“老潘”,与牧民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“安达情”(安达蒙语意为兄弟),是为数不多的精通蒙汉双语、与蒙古族民众无障碍交流的汉族基层干部。
图为潘志荣(右)与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。受访者供图30年间,他无意于职位、官衔及待遇的提升,三次拒绝调离自然环境恶劣、生活环境艰苦的工作岗位,舍弃去市区级检察机关工作的机会,始终与妻儿、父母扎根在这片广阔的牧区草原。
30年间,他无数次在草原牧区搜寻职务犯罪线索,在草场现场办案向牧民讲法,引导牧民知法懂法、用法律维权,遇亲人朋友涉案时不徇私情、秉公执法,不仅深刻践行其坚定的法治信仰,更让法治精神在北方草原传承发扬。
他是潘志荣,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(以下简称达茂旗)的一名基层检察官(现任达茂旗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、业务监督管理部部长)。因坚持深入基层寻访、主动出击办案,他被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为“游牧检察官”。
图为检察官潘志荣。受访者供图2016年,潘志荣荣获“北疆楷模”、“全国模范检察官”、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全区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”称号;2017年,被授予“第六届感动内蒙古人物”荣誉,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。
“荣誉背后,感觉更有压力了。”潘志荣认真地说道,“但今后的工作该怎么干,还要怎么干,最基本的还是要走到农牧民中间去,听他们的诉求。”
潘志荣告诉记者,上世纪80年代,刚调到达茂旗检察院工作的他,是靠步行、骑马、蹬自行车的方式来走访农牧户,了解农牧民需求的。
“那时候出行不方便,路也不好走,去一趟牧民家里特别不容易,经常是两脚泥、一脸灰。后来苏木、镇之间有了班车,出行方便了不少。如今,各单位都有了专门的公务车,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缩短了,但可惜的是,很多干部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并没有缩短,有的甚至更远了。”潘志荣感慨道。
图为潘志荣(左)与社区矫正人员谈心。受访者供图30年来,始终坚持巡回走访这一工作作风的潘志荣,每到一处,便将农牧民的诉求记录下来,写在笔记本上,累积成9万多字的《民情日记》,记录在册的有民情诉求的户数达3400多户。期间,潘志荣靠一本《蒙汉字典》自学蒙语,成为一名蒙汉兼通的检察官,向牧民普法、讲法也更为顺畅。
潘志荣说:“学会用蒙语交流,牧民就更容易敞开心扉,打开话匣子。他们反映的一些问题很多不归检察院管,但是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有关系,我就再和他们沟通,告诉解决渠道和办法,一定要依法依规解决问题。”
潘志荣回忆,2014年他接手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:两位牧民私自在自家承包的150多亩草场上种植了葵花和玉米。“当时看到草场被破坏,我想,除了要公正处理,更要向牧民普法,让他们明白随意破坏草场是犯法的”。
于是,经达茂旗检察院协调,一场在案发地进行的“草原庭审”开始了。牧民代表、人大代表前来旁听,潘志荣用蒙语把案子讲得清楚、通俗,为在场牧民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法治宣传课。这位不同寻常的检察官再一次赢得了牧民的信任和尊重,而牧民也深切领会了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。
图为潘志荣与法官在检察室法律讲堂开庭。受访者供图平常生活中,为方便服务农牧民群众,潘志荣又专门制作发放了5000多张蒙汉双语“检民联系卡”,既能为群众办事,也能为检察机关办案搜集线索。多年来,潘志荣成功化解上百起牧场划分纠纷等类型的群众矛盾,还自掏腰包为个别农牧民家庭解燃眉之急,伸出援手资助上学困难的大学生,成为牧民心中的“好安达”。
2016年,中央政法委发出通知,要求全国政法机关结合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活动,认真学习宣传潘志荣同志先进事迹,学习其信念坚定、忠诚履职的政治本色;牢记宗旨、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;严格执法、能动司法的法治追求;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。
然而,朴素的潘志荣却一再向记者强调:“其实真的没啥,我小时候也在牧区长大,知道牧区的条件不好。工作了,我的心里只是想着多为牧民帮点儿忙,尽职尽责地为他们服务好,就这么简单。”
潘志荣所在达茂旗,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,是包头市唯一以蒙古族为主体、汉族占多数、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边境旗。(完)
编辑: